“上校同志,如果我是您的话,我不会在这种时候派35旅增援。”
面对索科夫的阻止,茹拉夫廖夫微微皱了皱眉,不悦地说:“难道我们就眼睁睁地看着28旅被敌人击溃吗?你知不知道,一旦28旅进攻居民点失利,将会直接影响到其它部队的军心和士气。”
“上校同志,您误会我的意思了。”索科夫向茹拉夫廖夫解释说:“我不让您在此时派35旅去增援,是因为居民点的面积不大,若是将两个旅都放在里面,未免太拥挤了。到时敌人甚至都不用发起进攻,只需要对居民点实施炮击,就能给我军造成巨大的伤亡。”
索科夫的话,让茹拉夫廖夫陷入了沉思。他刚刚只想着为友军化解危机,才动了派部队增援的念头,可此刻听了索科夫的话,居然在此时让部队进入居民点,似乎不太合适。
“索科夫中校!”权衡再三的茹拉夫廖夫在经过一番思索之后,终于放下了架子,虚心向索科夫请教:“我听司令员同志说,你一向足智多谋,总能在形势最危急的时候,想出很多好办法。你看,我们应该如何把28旅从危机中解救出来呢?”
“上校同志,要想化解28旅的危机,其实办法还是很多的。”索科夫指着桌上的地图,对茹拉夫廖夫说:“居民点的两侧都是出现了敌人的援兵,说明他们应该是来自附近的居民点。假如我们此刻派出部队,对这些居民点展开进攻,您觉得会怎么样?”
茹拉夫廖夫听完索科夫的话,顿时眼前一亮,随即兴奋地说:“对啊,我怎么没想到这一点。附近的居民点如果要出兵来增援,想必那里的防御肯定变得空虚,如果我们放弃直接救援28旅,而是兵分两路,同时对附近的居民点展开进攻。就算不能在第一时间拿下这些居民点,也会迫使敌人撤回来,从而消除他们对28旅的威胁。”
“我们只需要向左右的居民点各派出一个营,向那里发起进攻。”索科夫说道:“就算无法夺取居民点,也能迫使外出增援的敌人不得不撤回来,从而让28旅避免左右受敌的情况出现。”
见索科夫的说法,与自己的设想完全一致,茹拉夫廖夫也不犹豫,立即拿起电话,给自己的部下打电话:“我是茹拉夫廖夫,让一营长率领一营,去攻击右翼的居民点。那个居民点此刻应该是兵力空虚,行动速度要快,这样才能在敌人主力撤回时,完成夺取居民点的任务。”
索科夫想了想,决定还是派出战斗力最强的四营。毕竟夺取居民点之后,接下来要应付的是德军的疯狂反扑。如果坚守居民点的部队战斗力不行,面对敌人的猛攻,他们是坚持不了多长时间的。
想明白这一点后,索科夫把电话打回了步兵旅的指挥部。
听到别尔金的声音从听筒里传出,索科夫直截了当地说:“副旅长同志,你立即通知瓦夏少校,让他的四营在一个小时内,对右侧的那个居民点发起进攻。等占领居民点之后,要迅速地加强防御,防止敌人可能发起的反扑。”
!-- 翻页上aD开始 --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