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47章 崇礼关的规矩
陈迹打量着眼前十三四岁的少年。
少年虎口有厚厚的茧子,还有一条条细密扭曲的疤痕,一看便是常年持刀之人,与人拼刀时力所不及,被别人震裂了虎口。
少年腰上挂着一柄两尺长的短刀,脚上穿着一双草鞋,脸颊上是风吹日晒的紫红色,眼睛里还有藏不住的机灵劲。
有人从两人身旁经过时,还会笑着跟少年打招呼:“阿笙回来了?”
阿笙也会不厌其烦地回应每个人:“张七哥好。”
少年就像是从这崇礼关里生根发芽的小树,有着蓬勃沛然的生命力。
阿笙回头看向陈迹:“公子真不买军功?宣左府千户所的李公子和王公子也等着买军功呢,您若不要,我可就去问他们了。”
陈迹再次拒绝道:“我不买军功的。”
阿笙愣住了:“不买吗?”
陈迹再次笃定道:“不买。”
阿笙疑惑:“公子担心我卖假货?”
他取下自己斜挎的布包敞开口袋,让陈迹看见里面用石灰腌制过的耳朵:“您看,全是右耳,都是我亲手割下来的,绝不会拿左耳糊弄人……我跟着洪爷做的是长久买卖。”
说罢,他竟生猛地从布袋里掏出一只耳朵递到陈迹面前,就像拿着的不是一只耳朵,而是一块高粱饴。
陈迹看了一眼耳朵,却还是拒绝道:“我真的不买。”
阿笙眼珠子转了转:“公子是从大地方来的吧,我猜是京城?”
陈迹不动声色道:“你怎么猜到的?”
阿笙乐了:“公子这身黑布衣裳初看只觉得寻常,细看却不简单,布上缠枝莲暗纹细密整齐,如果我没猜错,您这身衣服正反两面如一,正反穿都一样。”
陈迹又问:“那怎么证明是从京城来?”
他这身衣服是陈礼尊先前所送,黑布远看毫无纹路,也没用金线、银线来衬托富贵,离近了才能看到上面缠枝莲的纹路,他也是当寻常衣物来穿,没觉得有多贵重。
阿笙嘿嘿一笑:“您这身衣裳怕不是自己定的吧,那给您定衣裳的人当真讲究。这布料乃是江宁织造局才能纺出来的缂丝,正所谓一寸缂丝一寸金,平日只用在龙袍、朝服上,抑或是书法大家的裱糊。这种东西,只有京城的大官才能拿到呢,若能送去景朝上京辽阳府,一匹就能换几百两银子。”
陈迹重新审视阿笙。
阿笙瞥了一眼陈迹身后的砖房:“公子,您还不知道买军功有何好处呢吧?”
陈迹漫不经心道:“愿闻其详。”
阿笙笑着解释道:“您看您住这地方多挤,五十多人睡在一张大通铺上,脚丫子汗臭味都不说了,晚上还得比谁先睡着。若是睡得慢,可就只能听着别人打呼噜了。”
陈迹问道:“若是成了百户呢?”
阿笙指着不远处一排青砖房:“成了百户就能住到那去,独门独院,再也不用听旁人磨牙打屁。而且百户有百户单独的饭菜,千户有千户的饭菜。”
陈迹好奇道:“听说一只耳朵一百两银子?”
阿笙点头:“没错。”
陈迹更好奇了:“若是草包买了十只耳朵当了百户,岂不是要害死上百步卒?”
阿笙哈哈一笑:“不会的,这崇礼关说是有两卫人马,实际却只有八千多人。总兵心里有数,给您安排个空额的百户,手底下也没兵的。”
陈迹一怔:“缺额这么多?打起仗来怎么办?”
阿笙浑不在意:“少了这么多人,粮饷也就勉强够兄弟们吃饱,人多了反而都得挨饿。再说了,真打起来也是御前三大营的军爷顶上,崇礼关的步卒也就修修城墙,做做杂活。”
陈迹沉思片刻,最终还是摇头拒绝道:“还是算了,我出门并未带那么多银子在身上,这是真话。”
阿笙赶忙道:“九十八两也行。”